【美国实习】美国大学期间遇到的那些关于求职的小事
新邦教育


职场菜鸟第一步
商科,特别是我所就读的会计专业要求更多的不仅是课堂知识,更是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美国的师兄师姐们一样,我从大二就开始了求职实习,虽然其间有很多波折,但却是大学生活中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一段经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因为之前没有任何实习经验,在投了无数份简历之后,终于拿到了我人生中第一次面试的机会——AXA安盛保险的资产管理部实习生。
我仍然记得自己当时有多么的紧张,特别是面对一个全球最大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面试机会,对于我这样的职场小白来说紧张是大于激动兴奋的。面试前的一周,我就开始准备各类问题进行模拟面试。但是真正到了面试那天,之前准备的什么都不记得了,只知道自己说话都特别的快,以至于面试我的人都听得出来我的紧张。
可是最后没想到一个月之后,我竟然拿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实习通知,也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在安盛保险的实习,虽然是一份金融类实习,与我自己所学会计专业没有特别大的关联;但是作为我的第一份实习,我第一次正式进入了正式的工作环境,每天要穿职业装上班,每天要高效率完成所有的工作,也同时学会了对自己工作的高度负责。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商科与金融类的知识,更多是第一次自己觉得我长大了成熟了,让我有了一种自己正式慢慢脱离学校安逸的生活,步入了现实的社会,体会到了真正的工作所需要的是什么。
在结束了安盛的实习工作之后,大三的第一学期,我又投入了紧张的求职过程。因为暑假的实习都是在前一年的秋季完成,所以一开学要面对的不仅是学业,更有各类公司的面试。特别是大三暑假的实习作为毕业前最后的一个暑假实习经历最为关键,直接关系到毕业之后能否有在公司转正的机会。(美国公司一般会从大三实习生中挑选优秀人才,直接在实习期之后给大四毕业之后的全职工作。鉴于我本科毕业之后会马上就读一年研究生,以满足美国注册会计师150个学分的要求,所以我的实习计划会推迟一年。故大四毕业之后的实习,公司会考虑转正给全职工作的机会。)
虽然我比我的同学可能多了一年的时间,可是早一点找到一份实习工作,总会更加安心。所以,和我同学一样,十大投资银行,四大会计事务所,中型投行和各大企业的实习生机会我都投一遍简历。当时我每天的生活就是上课,修改简历,投简历,如此重复。
可是当我的朋友们开始收到各大公司银行例如高盛、摩根斯丹利、PWC普道永华、EY安永的面试机会甚至offer的时候,这些大公司的面试我一个都还没有拿到,秋招就已经结束了。于是我开始否定我自己的能力,质疑我可能真的没有别人优秀,是不是我过分高估了我自己?可是面对纽约巨大的竞争力,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质疑自己,让自己在自暴自弃中懈怠下去。我自己再怎么怀疑我的能力,对求职越来越没有信心,我也知道我不能停下来,因为停止了并不能改变一切,只有自己更多的去投递简历,认识更多每个公司的人并和他们有更好的关系才能改变自己的困境。不断的努力总是会有回音的,可能几天、几周或者几个月,重要的是我没有放弃。
终于,在大三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拿到了索尼全球税务部(Global Tax Office)纽约办公室实习生的面试机会。可能因为自己经历了太多的面试,也可能是期末考试考完快放假了,也可能就是我自己觉得破罐破摔无所谓了,这一次面试我没有那么紧张,心态更加的平和,也没有那么患得患失觉得一定要拿到这样的offer。可能因为我的心态的变化,那一次的面试我觉得更加的轻松,更像是我和未来的上司在进行聊天,之后我也没有去多想面试的过程分析自己拿到offer的机率会有多大,感觉就看老天怎么安排了,顺其自然就可以了。可是没有想到,我自己最没有重视最不紧张的一次面试,竟然让我拿到了第一份会计类的实习,并且可以进入到索尼这样的大公司作为我的起点。
终于我感受到了自己所有的付出努力得到了回报,证明只要自己努力总是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而且总结我所有的面试经验,我也明白了,其实自己更加放松不那么在乎结果的时候,往往是更加真实的自己,也是每一个公司更想要看到的状态。面试者想看到的是一个轻松健谈积极快乐的求职者加入他们的公司。
这样的一个真实面试状态也就能让他们更加了解你自己,更确定你来到公司之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而那些对于每一个问题都能马上对答如流,反而更像一个背好了所有面试答案却失去了真实感的求职者,没有了真实,一个公司也会觉得你缺乏你自己的个人标签,也不知道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员,可以为公司带来什么。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求职经验而已。

美国大学课程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大三下学期,2017年1月我开始了我在索尼税务部门的实习工作,并且一直工作到大三暑假结束,将近8个月。在索尼的实习经历,可能是现在为止我收获最大学习专业知识最多的一份实习工作,甚至我认为我学到的实用的专业技能比我在学校所上的课更多。也是通过了这样的一份实习,我开始思考学校所学与实习工作之间的关联,与来美国出国留学的意义。
通过在美国这七年的留学经历,我认为美国更多强调的是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最开始我觉得学校学的东西真的没有什么用处,不过就是那个文凭,可以说自己是大学本科毕业罢了,真正还是工作了才能学到东西。可是现在实习了一段时间了,我开始慢慢了解我为什么上课要学那些枯燥的概念公式记账方式。
虽然我做的任何一个作业考试里面的任何一道考题都不会出现在工作当中,可是那些概念就是为我建立一个会计税务的框架基础,如果我没有掌握到那些概念,没有理解税务和财务记账所产生长期与短期数据不同的区别,那我也就对于我平时所做的工作没有概念,也不会懂我做某个excel的意义在哪里。我就只会机械的按照我上司的要求完成每一个项目,并且问无数的问题,而不是自己有目的性的去做每一个工作,明白自己所做的东西在公司整体宏观的税务报表中占的什么位置。因此当我有了学校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解了我自己工作的内容和目的之后,我觉得我在工作过程中更能举一反三,从而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得到更高的进步,所以实习的实战经验和学校课程的书本知识是相辅相成让我们每一个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纵向与横向的提升。
而我觉得在美国留学的一大益处是美国大学对于实习工作经验的重视,并且教授也会重视平时教学内容跟实际工作所遇到的一切情况的结合,从而更加注重培养我们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我很多的会计以及其他商科的课程都没有期末考试,而是教师给我们一个真实案例进行分析或者结合当下经济的project。
比如我有一门会计考试就是老师给了我们一家真实500强公司的财务信息,需要我们做一份简易的财务税务报表,并且对于这个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我另外的一门投资课程,则是需要我们选一只在纽约交易所上市股票对于其财务进行分析计算,而分析该股票的股价未来趋势、定价和风险。这些project和案例分析,其实都是我们可能在工作里面会遇到的真实情况,我们所用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以后我们工作了会用到的。只是在学校的时候,还有经验丰富的教授指导我们指出我们不合理之处,可是工作中做错了只有上司的不满了。所以现在回头看,觉得每一个做的project都是很实用,提升我自己能力和所学知识理解。
回到之前所说的求职经历,如果没有太大变动的话,我应该会一直在索尼实习到我大学毕业,而在本科毕业的那个暑假我也会开始在全球最大的会计事务所Deloitte德勤的税务部成为一个实习生,并且可能得到研究生毕业后的转正机会。
实现初进职场小梦想,进入四大
可以进入德勤以及另外的四大(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都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实现的事情,就如同金融专业的可以进入高盛、瑞银和摩根斯丹利,我始终觉得四大离我特别遥远。一来是四大本身就是竞争激烈,每年申请的人十分的多,而且我申请的纽约部竞争尤为激烈。二来四大招人一般都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核,比如工作经验、社团活动、社交能力团队能力等软实力,成绩好只是其中一方面并不能决定最后结果。加之一般最后的决定都是根据面试的表现,而四大的面试相对于金融类机构面试更加轻松,问的问题一般很少涉及专业知识,更多是人生价值观问题或者就是单纯的聊天看看我们可不可以融入公司的氛围文化,和公司同事融洽的工作。正因为这种很轻松类似于聊天的面试风格,我觉得更加考验我们随机反应和聊天技巧了。最后的决定都是根据面试官自己的意见来决定给不给offer,所以和面试官聊得投缘自然拿到offer的机率就更大了。
对于美国本土学生来说,可能这种风格面试很简单,他们只需要随便聊聊天即可。我美国一个朋友很喜欢橄榄球,恰巧他的面试官也喜欢橄榄球,所以他的整个30分钟面试就是聊了橄榄球,没有被问到任何的问题,并且最后成功拿到了四大其中之一的offer。而对于我们中国学生来说,本来我们性格就比较偏内向,不像美国学生善于表达自己,而且因为文化语言上的一些差异,始终在面试的时候会有一点差强人意。所以可能我们就会需要从其他的方面让自己更强,比如经验、社团活动、领导能力等软实力进行弥补。
也正是这些面试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深度了解别国文化和增强自己社交能力的重要性,而我高中四年在美国就读的经历无疑让我可以更加了解美国历史文化,从而跟面试官还有其他公司的同事有更多的话题,让他们觉得我可以很好的融入公司文化环境。因为还是有很多出国留学的学生是本科才来到的美国,而比较起来我多出来的四年美国高中经历,让自己的语言更快提升,更好融入当地的文化,从而不仅仅是对就业求职还有其他各方面都会有一些提升。
可能大家会觉得有点疑惑,我怎么提前一年就拿到了明年的实习机会,是不是太早了一点。之所以我可以提前一年锁定这个名额,是因为我没有参加德勤的正常实习选拔。(正常的实习选拔秋招如我前面所说,在九月份展开,十月十一月左右公布第二年暑假实习结果。)我在今年的暑假,在秋招开始之前我参加了德勤纽约分部的Envision领袖项目。每一个四大都会在暑假举办一个领袖项目,并从中选拔出第二年实习生,在领袖项目结束后直接给offer。虽然这个领袖项目只有两天,并且只是去办公室参加一系列的活动而没有真正的工作,可是竞争却一点不比秋招的时候轻松,甚至更加激烈,毕竟大家都希望可以提前一年拿到实习机会,从而免去秋招的压力。
一般领袖项目在六月举行,三月份开始申请面试。三月份时候我也不例外的投了我的简历。可能是因为之前面试屡屡碰壁的经历,让我对这次领袖项目的申请并没有抱太多希望,心态也更加平和了,想的是就算没进,我就继续在索尼实习,秋招的时候再投简历就是了。所以我投完简历之后也没有多想什么,还是该上课就上课,该实习实习,该出去旅游去旅游。
可是没想到我最后拿到了德勤的面试通知,并且在这样一种放松平和的状态下,在经过两轮面试后拿到了领袖项目的offer,在参加了领袖项目之后成功拿到实习名额。我觉得自己是无比幸运的,能够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加上运气成分,达到自己给自己定的第一轮目标,实现自己的第一步职场小梦想。也正是通过了领袖项目以及之前成功的面试过程,让我更加明白Networking社交能力在美国求职的重要性。
首先在参加面试的时候,除了我之前说过面试本身就是一个聊天的氛围,需要我们和面试官的对话不停顿并且保持对话的趣味性。而往往在面试之前,公司都会举行一个小型的reception让学生和面试官还有公司的部分职员(一般会是自己所读大学校友)进行见面,因为reception的环境更加轻松,也可以让面试官见到更加真实的自己,更加全方面了解自己。一般这个活动不是强制的,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参加与否。我当时参加了这个活动,主要是想提前见一下明天会面试我的人,这样让自己正式面试那天没有那么紧张。也确实是因为提前跟我面试官见面并且一直有聊天,第二天的面试感觉很轻松也很顺利,就是我们接着聊了一些前一天聊过的话题,也没有问我太多的问题。所以可以看出,如果在面试过程中会聊天会社交,真的是会让整个过程更加顺利自己也会更加自信。
 
关于更多美国高中留学的信息,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或电话咨询我们新邦教育:1808109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