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大一大二的选课建议
新邦教育

对于拿到offer的大一新生而言

除了签证、体检和申请住宿

还有更重要的事吗?



答曰: 选 课

美国大学向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因此每年都会开设几百门课程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等

选择所需的课程进行学习



选课的操作并不难,难的是选什么课!



一堆选修课摆在面前

当然选可以轻松不费力得到pass

还不用每天被命运扼住喉咙的

“水课”啦~

水课关键词:

没Final,没hurdle,没participation

最好还没presentation!!!



别天真了啊喂!

选课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你们GPA的高低

甚至会影响未来实习、就业的方向

因此

赶紧了解和掌握课程设置及选课技巧

才是成功选课的关键



1
选课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选课选课,那么你需要先了解这些课程的基本设置。通常来说,美国本科课程分为三类:



1. 通用课程:为专业课程打基础,也可以培养对其他课程的兴趣。

2. 选修课程:相对较为自由,但需要按照难度顺序依次学习,必须修完第一阶段的课程,才能开始第二段。

3. 专业课程:与专业匹配度最高的课程,一般分为普通学位难度和荣誉学位难度。





选课一定不能不考虑的因素,就是毕业学分的要求。



刚开学就要考虑毕业这么刺激的吗?当然。

在美国,不论是名校的“严进严出”,还是普通院校的“宽进严出”,最终都把守着“严出”这一关。所以学分修不够,就意味着没办法毕业!



常规情况下,美国大学的毕业要求=通识课程要求+大学写作课程要求+学院要求+专业课要求+专业选修课要求。



不少大一新生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修满学分,在没有任何选课规划和专业基础下,作死选了一堆自己毫不了解的课程。结果就是没日没夜的赶due、泡图书馆,像一口井要被挖干了,身心俱疲……



By the way,选了不合适的课程也不要紧。美国大学在开学这位学生提供了一周或者两周的时间来调节课程。在这个时间段里,你们可以去听自己选的课,也可以去旁听其他的课,继而判断是否需要加课、换课,甚至退课。



■ 那么,选课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



● 避免大量阅读和写作的课程(比如文学,历史,经济,社会学,传媒等);

● 选择一些包含你熟悉内容的课程(比如数学,生物,化学,物理);

● 查询教授评级网站,比如 Koofers:Professor Ratings,选择高分的教授;

● 提前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优势,拒绝大海捞针似的选课方式。



掌握这些选课技巧,和雷区说拜拜



1

和学校的学长、学姐多交流



对于“新生”来说,初来乍到,对于全新的学校及老师并不充分了解,所以在选课的时候一定要借助“老生”的力量而没必要完全听取学校advisor的建议。



学校advisor在很大程度上会站在学校角度上,以学校利益为重。因此advisor有时会“误导”新生选择一些没有必要的课,多花钱还浪费时间。所以新生可以多和“过来人”交流,了解选修课程的相关信息。







2,借助相关网站



ratemyprofessors.com 是一个在国外大学生间非常流行的网站,学生们可以匿名对美国、加拿大、英国三个国家的教授、助教,甚至学校进行打分和评论。对教授的评分分为三类,Helpfulness(给予学生的帮助)、Clarity(讲课的清晰度)、和Easiness(难易程度)。





根据三项的打分会得出一个最终评分这位学生在此教授的课堂上得到的平均成绩。



对了,颜值高的教授下方还会出现一个红辣椒,他们课程的抢手程度就不言而喻了吧。



3专业规划师咨询



为你配置专业规划师,从整体就业趋势进行把控,结合热门行业前景和求职必备技能,为你的专业精准分析,从而合理定制课程表和实习计划,进一步避免后期实习、就业时产生专业不对口的烦恼。



此外,丰富的信息网不但可以帮你省去在网上大量收集信息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能屏蔽虚假信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