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国本科即将迎来Offer决定期,有哀嚎一片,也有喜忧参半,更有受宠若惊。大部分学校确定交付押金时间为5月1日,部分学校由于疫情原因延迟决定日期到6月。无论学校的截止日期是否延期留学家庭都需要在众多Offer中做出最终的决定,当然,有部分同学如果有选择综合征无法取舍,最为土豪的办法就是多所学校的押金都交付,都拿I-20,最后签证的时候在做决定。
但是,作为资深美国留学导师,我们不建议同学们这样做,因为决定迟早都会做,押金上百美金,在疫情大背景下节约筹码才是未来把钱花在刀刃的关键。早下决定不仅可以节约额外的费用,还可以准备大学的各类入学考试(比如,数学考试,写作考试,英语考试等),让自己更加充分的准备入学。这里如果由于疫情造成的学校无法开学,或者学校开网课,同学们可以申请延迟入学或者直接GAP Year(间隔年)一年。
近日,据美国U.SNEWS记者艾玛·克尔(Emma Kerr)报道:“在冠状病毒大流行的迫在眉睫的情况下,美国大学迫使学生回家并过渡到在线课程,全国各地的学生都在要求退还学费和折扣。有些学生已采取法律行动,而另一些学生则计划根本不付款。”
作为一直安分守己的中国同学们是不是觉得美国大学生对于学校采取法律诉讼,是否太有悖于中国尊师重道之伦理寻常?而在法律、民主盛行的美国,诉讼是自我保护的首选,要不然为什么美国最多的就是律师、会计、和心理医生。因为交税是必须,如何合理避税很重要这是专业所以找会计师、你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法律是最好的护卫所以找律师,最后税也避了、官司也打了,身心俱疲了就需要找心理医生疏导并重获新生。这里,为什么美国学生要退还学费或者申请学费减免呢?这就牵扯出在选校时候中美文化差异,
下面,我们通过中美文化差异来帮助留学家庭抽丝剥茧,找到属于自己的选校逻辑。
01美国人要匹配,中国人要最好
对于一个美国人学校是否“匹配”是第一原则,而这里“匹配”第一考虑是费用,其次是学校与自己的期待,最后才是学校的排名。
举个例子,一个美国学生可能因为没有奖学金而放弃“藤校”的录取,从而选择全奖的州立大学,这对于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去最好学府的中国家长是想都不敢想的;美国学生考虑一个学校需要看有没有我想要的社团活动,有没有我想要研究的方向和实验室,有没有匹配的课程,是需要一个大的学校让自己拓展视野,还是需要一个小的学校享受被关注的快乐。
而对于绝大部分的中国家长,一个排名最高就可以排除其他所有的考虑,因为对于中国家长好的排名,就可以满足一切需求。
当然这一个维度太狭隘,光一个排名就有世界排名,综合排名,专业排名以及当地口碑等各种考察。仅仅一个单一维度是无法整体判断一个学校的优劣。
02美国人要自由,中国人要规矩

美国人从小都自由惯了,这就是为什么今年1月中国爆发新冠疫情,国家一声号令让全中国14亿人带上了口罩,中国人讲规矩,听话这是从小到大耳语目染的教育。大家在欢庆中国有效的控制了疫情,同时吐槽西方国家为什么没有办法“抄作业”。
是的,中国在疫情期间完成了非常好的高分作业,但是世界经济大国美国为什么没办法抄作业呢?为此我也采访了在一些在美国斯坦福、哈佛大学的教授和美国高中生。
我问:“为什么你们不戴口罩呢?”
大家在2月底给我的回答是:“ 我们要把口罩留给最需要的人,比如医护。如果大家都去抢购口罩,那么医护人员都没有办法得到保障。
到了3月疫情爆发时回答:“国家建议我们外出时候尽可能带口罩,避免聚集,但是我们留下可以使用的口罩,其他的保护物资还是希望留给需要的人。”
虽然这个采访仅仅代表一部分美国人,但是作业抄不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这里就可以看出来,美国人做决定的时候有自己的逻辑和判断,国家管不了只能建议。因此,当我们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质疑的时候,除了批判,更重要的是知道背后的动机,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人这样做。这就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不同的原因。
通过刚刚的行为反应,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做选择的时候“自由”权威人士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中国人更愿意相信权威,这是避免犯错的最好途径,但是也需要结合自己真实的需求才会更好做出客观、理性的决定。选择学校是孩子迈出人生道路的重大决定,慎重是好,匹配发展更重要。
03美国人要生活,中国人要学业
一部《两百万分钟:一次跨国考察》的纪录片中摄制组跟踪拍摄了6位美国、印度和中国高中生“两百万分钟”的学习与生活,本意是给美国教育敲响警钟,因为与印度、中国学生肩负的沉重压力相比,美国学生的高中生活宛在天堂。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只有美国学生毫无遗憾地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和专业。美国学生在看似和学习无关的生活中不断的探索自己兴趣和未来专业让自己张弛有度,而在中国家长眼里孩子除了读书可以什么都放下。
因此,对于美国孩子选校、选专业是探索多年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对于中国孩子这是人生中最为重大的决策,因为在最后定专业和学校的时候,很多中国孩子还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作为已经拿到offer的准留学生,你在大学想要怎样的生活?如何平衡学业和兴趣呢?
选择海外留学是一个了解世界文化的契机,常常诞生学霸的中国,学霸们如何在学业之外很好的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建立国际友谊是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让自己大学四年除了读书之外,还有生活。
04美国人要眼见为实,中国人要内部资讯
我遇到过很多留学家庭都会有这样的习惯,觉得学校官网的资讯都是公开资讯不是内部信息,作为留学机构需要有所谓的“内部信息”来了解学校的录取,学校的资源和未来发展。然后从事美国留学十多年的我也和无数招生官,中学大学的校方交流,他们都认为学校官网公布的就是学校全面的信息,没有所谓的“内部”,而很多人分享的“内部资讯”也仅仅是这个人自己的体验。
每个人都是不同,有的人说这个学校好,而有的人说学校不好,那么你如何判断这些主观的建议可以给予客观的分析呢?所以美国学生在做选校决定的时候会选择访校,询问学长以及校方了解学校的情况。
中国学生作为国际学生没有条件去访校,但是可以通过学校发布的资讯了解学校的动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线上活动,采访学长等了解你未来要去的学校。对于学校越了解,未来你可以触及并利用的资源越丰富,你的大学生活就会更加融入。
05美国发展我梦想,中国发展有前途
很多美国人在申请大学的文书里面都会有我梦想学习什么专业,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的人说自己想当老师,觉得这样可以更好地与孩子们在一起传承知识;有的说我想成为律师,想要改变弱势群体的命运;有的说我想成为工程师,做出很酷的设备。
小时候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作业我梦想成为,然后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成为我们梦想的人了吗?在最后,梦想最终妥协于前(钱)途。我有个学生,她非常有艺术天赋,家人不同意她学习艺术因为家长身边的朋友做艺术家的都过的穷困潦倒。
最近几年,很多中国学生为了申请美国顶级名校提升背景参加援助全球的各类所谓“公益”活动花费不菲,不是到喜马拉雅去放羊,西伯利亚建医院,就是去非洲支教,当然有的同学因为这些活动蜕变了自己树立了目标,但是绝大多数人却是功力的参与活动仅为让自己拥有所谓的“国际化背景”,然后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对于你未来的畅想吗?改变人类,拯救社会是你想要的?
在选校的时候,美国同学会想这个学校学习的专业和学校的教育理念可以让我实现梦想吗?成为我想要的人吗?那么,中国同学,当你做了一个选校决定,接受大学的录取,你也可以尝试思考这个学校能够支持到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吗?我该在大学如何渡过我宝贵的四年时间?
以上我们通过分析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差异来解析选校的关注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信息对比,以及内在需求因人而异的选择属于自己的梦校。
教育本就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无法批量的生产,每个孩子都不同,了解自己,了解选择,才会有最好的匹配。希望大家都选择一所自己匹配的学校。留学规划越早越好,欢迎预约新邦教育导师进行一对一定制留学计划,收获更好的成长。留学路上我们一路相伴。
新邦教育(New-Best Education) 是由美国海归及教育专家联手创建,专业从事青少年留学规划、职业规划以及出国留学服务。拥有丰富的海外教育资源,专注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高中、本科留学。作为专业留学规划及申请服务机构,与全球超过数千所高中以及大学建立校方合作,帮助数千学子实现留学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