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高考没发挥好?稳住,你去美国本科留学后的实力可能强过985~
新邦教育

12年的学生时代,“地狱”模式的高三生活,终于在盛夏到来之前落了幕。但和小创知道,大家在等待6.25号查成绩的这段时间,一定比以往的每一秒都更加煎熬。

这场超一千万人次的“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有人会成功,有人会失意。看着身边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再执着于国内985、211,而是选择将孩子送去美国读本科、接受精英教育后,很多家长也纠结了:

国内的本科和美国的本科到底哪个更好?孩子去留学会不会比读国内985更有实力?

自己盲猜也不是办法,不如听听接手过众多本科留学案例的藤校名导给你点意见吧~

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无论表面上是不是承认,潜意识里一定是认可美国的教育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的,是标杆意义的存在。

毕竟哈佛在美国、硅谷在美国、麻省理工在美国、沃顿在美国,不胜枚举。当然不是说美国什么学校都是好的,毋庸置疑的是,好学校最多的国家,一定是美国,有得挑有得选,不同学校各具特色。

专才还是通才?

这几年不断有公知大牛在各种场合下,会提醒当下的年轻人,要多注意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要提升认知、刷新认知、要活到老学到老。

归根结底,当我们回顾大学时代,大学教育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往往不是当初学到的那些专业知识,而是大学时代所造就的特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所谓以小见大,现实社会里的很多事情,都是经过每个人在每件小事上所做出的选择,而逐渐累积成形,从而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职业前景/人生成就等等。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英国等国家,整体上在本科教育阶段都比较偏重于专才教育,而美国教育体系,虽然在本科阶段也开设不同专业,其实本质上还是很偏向于通才教育,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彻底转向专才教育。

通才教育就决定着不仅仅重视对学生在所选专业领域的技能的提升,同时也很重视对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国内常将这部分称为博雅教育(源于对英文liberal education的解读)。

根据对博雅教育的偏重程度,美国大学分成综合性大学(业内常称为大U),比如哈耶普等藤校,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都很看重;以及文理学院(业内常简称为LAC),比如宋氏三姐妹的本科毕业院校,卫斯理学院及卫斯理安学院。

这类学校小而精,通常不到2000学生总数的规模,专注于本科教育,师生关系往往更加密切。且文理学院里绝大部分情况下只开设物理、数学、经济学、文学、哲学等基础学科,少见就业热门的工程类/商科类专业。

像哥伦比亚大学这样的藤校,无论学生选择什么专业,都需要完成特定的核心课程,就是强调通才教育的一种表现。即使不是藤校,像南加州大学等,也会对本科生提出通识教育类最低课程学分的毕业要求。这种要求,一度是新转学到南加大的学生的最大痛苦。比如,

有转学生跟我们反馈,入读南加大以后,一门通识课程的难度,顶得上应付两三门专业课了。由此可见,这些看似“与所学专业无关”的杂七杂八的课程,在美国大学本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而入读文理学院的学生,往往在批判性思维及写作能力方面所接受的训练,远高于大U的学生。正是由于这些底层能力素质的培养,使得看似专业并不十分“对口”的文理学院的毕业生,在申请美国顶级大U各研究生院的过程中,并未因为专业问题而受到限制,反而很多时候,能够比大U同专业申请的毕业生,有更多的优势。因为这些研究生院在招生审核的时候,考察的是学生入读后以及未来长期发展的潜力。

试问,决定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够取得多大成就的,很多时候不正是看潜力吗?所谓潜力股,看增量而不是存量,是同样的逻辑。所以理清了本科教育到底什么东西最重要,就抓住了美国本科教育的一大突出优势了。

学术自由度

正是出于对通才教育的偏向,美国本科并不会把学生限定在某个专业内,而是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兴趣,广泛尝试不同专业领域,并提供这样的充足自由度。

美国本科生平均更换3-4次专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即使是在入学时选定了专业的学生,如果在就读过程中发现了不同的专业兴趣,也可以自如转换专业。对多个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只要愿意,可以在本科阶段选择辅修专业,或者同时修读多个专业。比如杜克大学有大约83%的本科生,都至少有一个额外学习的专业。

相比之下,国内大学对选定专业的学生的禁锢,是促成很多学生决定美本转学的最直接原因。高考“掉档”,或者被“调剂”到非理想专业,或者是在入学后发现所学专业并非如预期中那么适合自己,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求知欲。

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由此丧失了宝贵的求知欲,从此后厌恶任何形式的学习,从何谈起活到老学到老呢?又如何能够自如应对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变化呢?求知欲的扼杀,是最可怕的结局。

再者,学习能力比较强的本科生,到了高年级阶段,只要满足校内高阶硕士课程所要求的先修课程,就能够自由修读硕士课程。

比如我们就读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成绩优异,在大三时已经开始修读学校对硕士学生设置的高阶课程了,到大四毕业时,实际上已经修读了4-5门硕士课程了。

而美国的计算机类的硕士,两年制的居多,整体读下来,一般也只是10门课左右的毕业要求。这在国内大学是不可想象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所修读的课程,一定是严格区分开的。

专业技能训练

很多人会感慨国内本科教育很低效,并没有教会学生多少实用的东西。而美国本科虽然教育重视通才教育,却不等同于对专业技能培养的忽视。就读同样专业的学生,即使所修读的课程名称完全一致,美国本科跟国内的课程要求也有着天壤之别。首先是课程的时效性,对比下两边课程所使用的教材资料,就很明显能感受到了。

美国教授上课,几乎不会只限定于一本教材,而是旁征博引,给学生布置很多拓展学习的资料。平时作业、课堂小测验、课内小研究等都会计入最终的课程成绩。很多导论性质的基础专业课,可能是专业领域内最大牛的教授来讲,深入浅出,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一个学科的综合情况,从一开始构架起专业发展的路径。课堂氛围也比国内更活跃,更强调师生互动,尤其是小班教学的专业课,互动机会更多。

再比如,根据不同学科对学生能力素质的不同侧重要求,授课方式也会相应做调整。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理工类课程,在高年级专业课阶段,通常有大量的课程设计项目任务。这跟国内很多灌输式授课方式完全不同。

像计算机科学这种注重实践的专业,美本学生即使没有过任何实习经历,经过众多项目的锻炼,编程及算法能力也都比国内相同专业的学生要强很多。这也是为什么美本学历在申请美国研究生的时候,比国内大学毕业的学生,有明显突出优势的一大原因。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国本科是严进严出的体制,国内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入读美国本科的学生,每年都有一部分被中途劝退的。很多是因为课业成绩过低,而被学校“淘汰”出来的,被强行转入到附近的社区大学等。能否再次转入到常规大学,就要看学生在社区大学里的表现了,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学业成绩。

很多美本学生所熟知的“求生秘诀”是,成绩,社交,与睡觉,三者只能选其二。像麻省理工这种顶级大学整体四年的本科学业压力,是远远超乎国内学生在高考期间的压力的。所以大家一定不要以为,重视通才教育的美国本科,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不够,实际上在美本毕业所收获的专业有关的能力,是远远高于国内的。

多样化

美国大学的校园精神及教学理念、风格非常多样化,不像国内大学那么明显的趋同发展,不同的学校会有很大的风格差异。有注重创新实践的,典型如斯坦福大学;有强调社区服务的,典型如杜克大学;有以艺术见长的,如纽约大学等等。

不同学校不仅在办学规模、师生比例、优势学科、专业设置等可量化的方面有差异,在校园氛围及精神传承的内在层面,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多样性,能够让不同性格特点及教育需求的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环境,从而让自己的留学价值和意义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