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残酷的放榜日过后,拿什么抚慰焦虑?
新邦教育

2019年的申请季已经暂告一段落,我们看到了6门HL课程的IB大神收获哈佛、耶鲁、斯坦福的录取,也看到了ISEF牛娃接到MIT抛出的橄榄枝,还看到了许多获得奖学金开心为入学做着准备的幸运儿们······

几家欢喜几家愁,那些被梦校相中的同学们终于得偿所愿进入了理想的学府,然而,美国名校们一年更比一年低的录取率也暗示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还有一大批申请者并没有等来梦校的offer。

所以近期诸如Waitlist、Off Waitlist、 Appeal Letter、转学之类的字眼,比以往更频繁地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很多家长原本就对申请一知半解,机构在申请之前也并不都会详细说明放榜后的各种情况,结果导致本来拿到拒信心急如焚的家长们现在更觉一团乱麻、病急乱投医。

所以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解释一下,这些放榜后才出现的各类情况,应该如何去解读,因为只有真正去了解申请,我们才能克服申请季的焦虑,从容不迫地去打好升学这场关键的战役:

【Waitlist】Waitlist 等候名单。在解释Waitlist之前,我们先来研究一下美国大学的录取机制:大学入学率(yield rate)。大学的实际入学率是指在入学后选择最终入读大学的学生的百分比。

例如,根据US News 2019年的统计,芝加哥大学今年的录取人数为2419人,最终的入学人数是1736人,所以它的大学入学率就是71.8%。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芝加哥大学每年并不会发放过多的offer—因为有71%的人都会最终选择去这所大学。

为什么学校的入学率不是100%呢?由于每位学生都申请了不止一所大学,通常会最终收到不止一所学校的offer,这导致了大学招生办公室难以估计自己发出offer的学生中究竟有多少人会真正入学。而如果发出的offer里里很多的学生都最终选择不去的话,这对学校来说就是一个坏消息,因为最终入学的人数不够会对大学的财政和学年规划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各个学校会将 yield rate作为衡量学校实力的一个标准,因为这对对大学的声誉有所影响。

Waitlist最本质的原因是由于yield rate(即实际来校学生/录取学生的比例)的不确定性,学校无法保证实际来校的学生数与空缺位置相同。为了填补由于部分学生最终没有选择入学而空出的名额,招生委员会需要准备一部分的“备胎”,这就是waitlist的产生。

【Off Waitlist】Off Waitlist的意思就是从等候名单中“解脱”出来,从而正式被大学录取,结束煎熬的等待期。所以在获得 Waitlist 的消息后,申请者可以做些什么来创造奇迹呢?

首先你可以做的是去查一查该大学对waitlist的规定和录取几率。常见的途径有学校的学生账号里,官网页面,或者可以写邮件/打电话给学校的招生办公室询问招生官。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校会要求想要留在waitlist上的学生写一个额外文章。

如果学校没有官方题目的话,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是给被waitlist的大学再写一封情书(love letter)。这封信的目的是向招生官证明你是一个比名单上其他学生更强的候选人。你在邮件中可以提到的内容有:
- 新的标化成绩,或者这学期期中成绩
- 新的奖项或者成就
- 课外活动的补充材料
- 解释你有多适合这所学校/这个学校有多适合你

这些新的信息都会将添加到您的申请中以供进一步考虑。记得在邮件中再次表达你最这所学校的热爱之情,并声明如果被录取的话你会百分百入学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会让招生办公室对你有一个好的印象,从而增加你的录取概率。你可以在官网上选择负责国际学生的招生官,或者邮件里曾经给你发过邮件的招生官发love letter。

【Appeal Letter】Appeal Letter 俗称申诉信,顾名思义,就是当你拿到了拒信定论后,你还有翻盘机会,你可以表示对你的申请结果表示不满,进行申诉,并给出大学应该录取你的理由。

Appeal的结果分两种:Appeal成功被录取,或者Appeal失败被拒绝的命运依然不被改变。而需要注意的是,Appeal失败后的悲剧结果是100% Final Decision,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再垂死挣扎了。

Appeal机制和waitlist不同。Waitlist作为待定录取结果的一种,本来就处于录取和拒绝的灰色边缘地带;而Appeal则仅指当你的录取结果已然是被拒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的、死马当活马医的方法——after all, you have nothing to lose (至少,你已经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接受Appeal Letter。而且,Appeal并不仅仅是打个电话去AO办公室、发个邮件给AO哭诉一下那么简单,Appeal是有正规流程和对应的方法和截止日期的。而一般大学给出的录取结果都是很谨慎的了,尤其是拒信的决定不会轻易给出,所以接受被拒后再Appeal的大学数目非常有限。

目前了解到的美国前五十名及左右的大学接受appeal的大学是: UCB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SD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D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SB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I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IUC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SC南加大、UW华盛顿大学。

【转学】转学首先就是一个非常美国的概念。大部分国家,进入一个大学后就要读完四年,并没有转学一说。但美国的本科一大特色就是流动性极强:大部分美本学生头两年都不用定专业,所以美国的大一大二学生,可以带着自己已经修完的学分,从一个学校转入另一个学校且不会影响毕业进度。

事实上,对于很多大学来说,转学申请会比直接申请可控得多。

相当多的美国大学,特别是顶尖的公立大学,每年都会有几百甚至上千名学生在大二升大三的时候,通过社区学院转学进入学校就读。著名的公立常春藤大学弗吉尼亚大学(2019 US News综合排名25名)与弗吉尼亚州内的社区学院联盟签署了「转学必录」协议,保证任何在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里GPA在3.4或以上的学生,100%录取弗吉尼亚大学。要知道,本科直接申请弗吉尼亚大学,一般中国学生都要有1500分以上的SAT,110分以上的托福,和近乎完美的校内成绩。更不要说奖项、课外活动、文书等软性材料。

不仅是本季申请结果不佳的学生和家长们,同样焦虑的还有即将步入下一申请季的家庭,面对众说纷纭的申请“玄学”和激烈程度一年胜似一年的名校角逐,到底如何才能在申请的过程当中运筹帷幄呢?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同样的第一步,就是积极地去了解申请知识。

在当下这个军备竞赛的年代,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多的留学家庭意识到提前规划的重要性,也确实越来越重视规划期及申请期的时间安排。

通过今年的录取情况,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选择在ED绑定阶段录取更多的中国学生,这也将是美国大学未来招生的趋势。今年,凭远ED阶段录取率达到了51.79%,换句话说,有一半左右的凭远学子在未到RD阶段就如愿以偿拿到了Dream school的offer。在奉行 “送你去一所你爱且爱你的大学” 这件事上,凭远可是一点也不含糊。

新邦教育(New-Best Education) 是由美国海归及教育专家联手创建,专业从事青少年留学规划、职业规划以及出国留学服务。拥有丰富的海外教育资源,专注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高中、本科留学。作为专业留学规划及申请服务机构,与全球超过数千所高中以及大学建立校方合作,帮助数千学子实现留学梦想。

后续有更多丰富的活动,请关注新邦社会实践中心刘老师:18081090791,

有语言规划需求的家长们可以咨询Lisa老师:13198507654,

有出国留学规划需求的家长们可以咨询coco老师:13882182121

精品留学

奖学金申请、百强大学申请
美国顶级私立高中、大学申请
加拿大顶级高中、大学申请
英国顶级高中、大学申请
澳洲顶级高中、大学申请

留学规划

职业测评+专业选择
海外升学规划、海外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