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样的实习,作为入门实习固然可以,但是如果只凭借这一份实习,或是多个与之一样的实习工作,对于商科尤其是金融相关的专业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实际上,实习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
当然,我们可能会从已经成功的人身上找共性,但这种参考不等于用在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相同的结果。比如已经进入四大的全职或实习生,对入职前有过几份实习经历的调查。有调查显示,顶尖咨询公司顾问的平均实习次数为2次。
实习的本身就是一个个体行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实习岗位,很难量化,或者一概而论。也不是申请的时候简历上多几分简历,就能提高学生的录取率,也不是简历上多几分简历,就能提高知名企业的录取率。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如果学生有2次及以上的实习,而因此成功,而是因为他们有针对性的选择了对自己职业发展,职业选择有帮助的实习,这样才有机会成功。
实习是低成本试错,确定求职方向的过程,同时也是逐步积累逐渐深入目标工作的过程。按照这种思路,首先我们可以明确,实习最好不要只有一个,在数量积累的基础上,更应当注重实习的宽度和深度。
实习的宽度:
即使是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可选择细分方向的也很多。
比如,会计专业的同学,可选择的实习方向有企业中的出纳、记账等基本财务岗位,还有成本核算、决算预算等财务管理岗位,还有内审、风险分析,会计师事务所中的审计、或金融咨询类岗位。
比如,传媒市场类专业的同学,实习方向可分为大公司市场部门、或提供市场拓展、营销解决方案的公司,并且由于现在互联网+概念的崛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以及很多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进行推广从而形成的岗位,都是传媒市场专业同学可以选择的实习方向。
比如,金融相关专业的同学,可以去包括银行(股份制、外资、政策性等)、券商、资管公司、私募基金/FA、公募基金、信托、保险、各行业大型集团下的战略投资公司等,可实习的岗位包括了前台对公、对私渠道拓展、中台风控、后台行研、固收、投行、产品部等等。
因此,如果同学们还在处于对未来职业规划不确定时期,以及在探索专业对口的行业探索时期,应当更注重,参与到不同细分方向、不同部门,甚至是不同性质企业的实习工作中。从而增加自己专业和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了解。
有些同学所学专业适用于各行业通用型岗位,可以通过尝试不同行业的实习,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也有很多同学,并不想从事现在所学专业的工作,那么通过多个行业,不同岗位的实习,可以从中选择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提早规划职业生涯。
实习的深度
在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后,增加对目标行业经验及人脉的积累,完成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蜕变。
同一企业中,实习岗位越来越核心
曾有一位985高校的硕士在读生,本科及硕士阶段累计在同一家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实习过5次。硕士管理专业的她,做过仓库管理员、市场拓展专员、生产过程监控员,还做过采购。最终,在毕业前夕,拿到了国企背景的大型农产品企业总助的offer,成功成为公司储备人才。
绝大部分中国学生从本科直接升学到硕士,没有工作经验很难仅凭专业背景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如果可以通过一次次实习机会,让自己的职业方向更明确,并且通过不同岗位的实习,越来越贴近企业的主要业务,越来越贴近核心管理者,承担越来越不可代替的工作。
关于更多美国高中留学的信息,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或电话咨询我们新邦教育:18081090791
